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图片

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减排治污
《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印发《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湘工信节能〔2022〕592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依据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实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研究制定了《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12月21日

 

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工信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图片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源头削减、严格过程控制、优化末端治理,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工作原则

?目标导向、稳妥推进。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为促进制造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导向,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实施碳达峰行动。

效率优先、源头减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提升利用效率,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生态,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和成果转化,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撑引领,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碳达峰工作,以高质量的绿色供给激发绿色新需求,为全社会碳达峰提供有力支撑。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取得新突破,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赋能成效显著,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图片
重点任务

(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升级建设“3+3+2”产业集群,优存量扩增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1.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巩固提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国际先进地位。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先进储能材料、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等绿色产业布局,推进氢能产业化。着力打造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产业集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口,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加强重点行业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完善以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推进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行业耦合发展,实施炼化一体化、钢化联产、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推进产业链跨地区协同布局,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效模式,减少中间产品物流量。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低碳产业链。建设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林业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入推进节能降碳

大力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推动电气化应用和能源低碳转型,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重点产品能效水平。

1.优化工业用能结构。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快推进煤炭利用高效化、清洁化,有序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实施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因地制宜推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加快推进“气化湖南”工程,推动工业大用户天然气直供,提高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比例。开展高性能燃料电池及高效氢气制取、纯化、储运和加氢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示范,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有序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科学有序推广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替代工艺技术装备,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科学稳妥有序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鼓励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促进电能替代。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鼓励以园区为核心开发建设冷热电三联供、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站和区域智能微电网以及能源梯级高效利用项目。探索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挖掘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潜力,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大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力度,系统提升能效水平。推动企业对照行业能效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对标达标,加快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培育一批能效“领跑者”。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积极培育水效“领跑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变压器、电机、泵、压缩机、风机、工业窑炉、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升级。建立以能效提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三角形立体卷铁芯结构变压器、可控热管式节能热处理炉、变频无极变速风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积极培育“能效之星”产品。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持续开展工业节能监察。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阶梯电价等政策措施,推进合理用能、科学用能。全面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加强节能诊断及成果运用,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鼓励在湘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带头开展节能自愿承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创建,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打造一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示范单位。

1.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等行业培育一批绿色工厂。引导绿色工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创建“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到2025年,新增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构建园区绿色低碳产业链条,推进园区企业采用工业余热余压、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等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模式,实施园区“绿电倍增”行动。推动园区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到2025年,新增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50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碳达峰优秀典型经验和案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支持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为代表的22条优势产业链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构建涵盖采购、生产、营销、物流、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鼓励“一链一策”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发布核心供应商减碳成效报告。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大力提升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绿色水平。到2025年,新增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0家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培育绿色低碳设计产品。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引导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设计产品,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建立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性认证方式,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到2025年,新增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设计产品500个,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修订一批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鼓励中小企业应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服务。探索开展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引导中小企业提升碳减排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鼓励制定“一行一策”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研究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工业企业大力推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25年,重点行业企业依法至少开展一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强化工业产品低碳原料替代,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通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

1.推动低碳原料替代。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提高低碳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鼓励水泥企业利用脱硫石膏、氟石膏、矿渣、电石渣、钢渣、锰渣、粉煤灰等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充分发挥大湘西地区生物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物质化工,推动化工原料多元化。(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动力电池、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推动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新兴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行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等回收利用体系。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做强做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重点基地。到2025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聚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高端装备等领域,大力发展挖掘机、隧道掘进机、旋挖钻机、汽车发动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再制造,培育一批再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再制造智能设计、评估、无损检测,以及智能拆解、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种材料等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探索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工程机械、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保税维修和进口再制造。加强再制造产品认定与推广应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推进尾矿(共伴生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井下充填、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积极推进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培育认定一批省级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区域固体废物资源化协同处置长效机制,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62%。(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大低碳技术创新

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突破和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

1.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高效清洁发电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试基地。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碳达峰碳中和研发机构。支持省内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建设。(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强化工业低碳前沿技术研究,重点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及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技术研究。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攻关,突破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制造、碳捕集利用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行业节能低碳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和相关设施装备研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政产学研用金服”深度融合,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和服务机制,建设低碳技术领域专业孵化器、创业创新基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定期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组织制定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促进先进适用的工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电气化改造、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技术案例。(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快推进数字转型

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工业绿色化。

1.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持续推进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在原材料领域加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开展绿色用能监测评价,持续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力度。在装备制造领域打造数字化协同绿色供应链。在消费品领域发挥信息技术在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产品溯源等方面优势,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绿色技术软件化封装,培育数字化、模块化的绿色制造解决方案。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开发应用,鼓励企业基于能源管控系统建立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协同推进用能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探索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深化重点行业碳排放实时监测。(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实施“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加强以绿色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统筹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鼓励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降碳等典型场景,培育推广“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图片
重大行动

(十)重点行业达峰行动

?落实湖南省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数据中心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1.钢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相关规定,推动先进产能发展,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炼钢废钢比,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耦合发展,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持成立区域大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中心,提升废钢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优化工艺结构,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力度,有序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推进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实施焦化、烧结、炼铁、炼钢工艺装备改造升级,加强余热余压余气梯级综合利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强高韧、耐蚀耐腐、节材节能等精品钢材比例。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技术和服务力度,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建设高标准智能化车间和工厂,加强用能排碳精细化管理。到2025年,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废钢比达到30%,高效品种钢占比达到65%。(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1? 钢铁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重点方向


焦化工序:重点推广上升管余热回收、循环氨水及初冷器余热回收、烟道气余热回收、高效蒸馏、热泵等先进节能工艺技术焦炉精准加热自动控制技术。重点研发焦炉煤气重整直接还原炼铁等技术

烧结工序:重点推广低碳厚料层烧结技术、烧结机综合密封技术、烧结烟气内循环技术、氢系燃料喷吹清洁烧结技术、智能化高效烧结余热回收技术等

炼铁工序:重点推广高炉富氧燃烧、鼓风脱湿、热风炉燃烧控制、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高炉大比例球团矿冶炼等技术重点研发高炉煤气循环喷吹、富氢煤气喷吹、高炉炉渣显热回收、氧气高炉等先进技术。

炼钢工序:重点推广转炉高废钢比冶炼、废钢预热、一次烟气干法除尘、铁水一罐到底、钢包烘烤节能技、电弧炉高效冶炼等技术重点研发二氧化碳炼钢、钢渣显热利用等先进技术,电炉、转炉等复杂条件下中高温烟气余热、冶金渣余热高效回收技术

轧钢工序:重点推广热装热送、热轧全线温度精准控制等技术重点研发近终形轧制等先进技术。

石灰窑工序:重点推广回转窑排烟风机变频调节控制、回转窑窑头尾双层双向片式密封等技术重点研发石灰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

氢冶金技术:重点研发制氢储氢、氢基竖炉工艺等先进技术


2.有色金属。加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管理,严格落实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等政策,鼓励有色金属与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区域流程优化整合,形成跨行业协同降碳新模式。重点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铜、铝、铅、锌、锑、钨和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不断壮大高端硬质合金、高性能轻合金、铜基材料、铅锌基材料、高纯锑材料、稀贵金属材料、稀土材料等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推进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再生有色金属深加工能力,促进有色金属生产原料低碳替代。充分发挥冶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优势,巩固铅锌冶炼生产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地位,带动中小企业大力实施节能工艺技术改造,实现行业工艺技术水平提升。到2025年,铜、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国家要求,深加工产品产值占比达到70%以上,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占比提高至70%,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_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图片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_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亚洲通_足球投注官网-娱乐app下载

图片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