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温宿大地66.02万亩棉田硕果累累,从盐碱地变身丰产田的种植奇迹,到各棉花加工厂的智能化高效运转,再到重点棉纺项目的加速落地,全县以“种植提质、加工提效、产业提级”全链条发力,推动2025年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各加工企业齐头并进,让“白色黄金”持续释放增值潜力。
科技赋能加工,品质效率双提升。温宿利华棉业有限公司棉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传送带将雪白的籽棉源源不断送往各加工环节,经过轧花、清绒、打包等多道工序后,一包包标准化皮棉有序下线 。“我们9月30号就开秤收购了,今年计划收购11000吨籽棉,加工皮棉约4000吨。”厂长夏成刚介绍,为保障加工质量,企业不仅每周组织20余名生产装卸人员和8名检验员开展安全与技能培训,还根据原料特性实时调整轧花间隙,有效降低籽棉含杂率,确保加工后棉花品质达标 。在成品棉存放区,每包皮棉都印有质量追溯体系条形码,扫码即可查看交售日期、企业信息等详情,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程可追溯,既方便客户查验,也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信任 。
更令人振奋的是,作为棉花就地转化的核心支撑,总投资42.33亿元的温宿新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100万锭棉纺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自8月15日开工以来,采用分区分段平行施工模式,克服地质难题,仅用两个月就实现全部主体封顶,目前纺纱车间施工进度已达70%,预计11月初启动核心设备安装,12月即可投产见效 。项目建成后将选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纺纱装备,专注生产32-60支精梳紧密纺纯棉纱,每年可转化优质棉花约22万吨,带动3500人就业,彻底打通“优质棉花种植——高端纺纱生产”的全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温宿县棉花加工进度已完成八成以上,机械化采收率、智能化加工覆盖率持续提升,棉花资源就地转化率显著提高。
出处:中新网新疆